• 欢迎进入上海创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电路板X-Ray缺陷检测工艺
发布时间:2025-09-30 11:41:45
  |  
阅读量:

在当今电子设备日益精密化、组件高度集成化的时代,一块电路板的内部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个产品的性能、可靠性与使用寿命。然而,许多最关键的缺陷往往隐藏在视觉无法触及之处,例如芯片封装内部、焊球阵列下方以及多层板的夹层之中。面对这些挑战,电路板X-Ray缺陷分析技术应运而生,成为现代电子制造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火眼金睛”。这是一种非破坏性、无接触的检测方法,能够在不拆卸、不损坏样品的前提下,清晰洞察电路板组装的内在奥秘,精准定位那些传统检测手段无能为力的隐患。


X-Ray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在于利用高能量电磁波穿透物体。当X射线穿过待测的电路板时,不同材料与结构会对射线产生不同程度的吸收,密度越高的材料吸收的射线越多。位于电路板下方的探测器会接收这些穿透后强度不一的射线,并将其转化为一幅具有明暗对比的二维甚至三维图像。在这幅图像中,金属焊料、铜层等重金属材料会呈现为明亮的浅色区域,而塑料、陶瓷等密度较低的材料则显示为暗色区域。通过分析这些明暗分布与形态,工程师便能准确评估组装的质量。这种技术尤其适用于检测那些被大型元器件本体遮蔽的焊点,成为评估产品质量的关键一环。


那么,在实际生产中,电路板X-Ray分析究竟能为我们揭示哪些常见的内部缺陷呢?首当其冲的便是球栅阵列封装元件的焊接质量。BGA芯片的数百个焊点完全隐藏在芯片本体下方,光学显微镜对此束手无策。而X-Ray可以轻松穿透芯片,清晰地展示出每一个焊球的形状、大小、位置以及其与焊盘的对准情况。通过分析图像,可以精准识别出焊球短路、虚焊、冷焊、气孔以及焊球缺失等典型工艺问题。其中,焊球中的气孔是重点关注对象,虽然微小的气孔有时难以完全避免,但过大的气孔或过于集中的气孔群会显著削弱焊点的机械强度和电流导通能力,影响芯片的长期稳定性。


除了BGA,其他类型的焊接连接也同样在X-Ray的监测范围之内。例如,片式元件底部的焊锡爬升不足、连接器引脚的开焊、以及QFN器件底部散热焊盘的润湿不良等,都能在X-Ray图像中暴露无遗。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有效检测通孔插装元件的焊锡填充率,确保焊锡充分填满孔洞,避免因填充不足而导致的连接可靠性风险。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应用是揭示多层印制电路板自身的制造缺陷。在层压过程中,内部可能会产生微小的分层或裂纹;在钻孔与电镀过程中,通孔或盲孔可能存在镀铜不均匀、孔壁破损甚至断裂的问题。这些隐藏在板材内部的瑕疵,都是未来使用中可能引发间歇性故障或完全失效的“定时炸弹”,X-Ray检测能够在其组装成成品前就将其筛选出来。


随着技术的进步,二维X-Ray检测已经发展出更为强大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该技术通过采集样品在不同角度下的大量二维投影图像,通过计算机算法重构出被检测对象内部结构的三维立体模型。这不仅能提供任意角度的观察视角,还能实现虚拟的“切片”功能,逐层剥离分析,使得缺陷的定位和测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度,为深入的失效分析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工具。


总而言之,电路板X-Ray缺陷分析是现代高可靠性电子制造体系中一道至关重要的质量关卡。它超越了人眼和光学设备的物理极限,将检测能力从表面延伸至内部,从二维平面拓展至三维空间。通过系统性地应用这一技术,制造企业能够在产品出厂前最大限度地发现并剔除潜在的缺陷品,从而显著提升产品的直通率,降低现场失效率与售后维修成本。在质量要求严苛的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医疗设备及通讯基础设施等领域,它已经从一个可选项演变为保证产品信誉与市场成功的必选项,为电子产品的内在质量构筑起一道坚实可靠的防线。


服务热线

400-188-0158

淘宝商城

京东

微信服务号

bilibili

抖音

小红书